“未來人們有望通過藥物來預防和矯正視力?!痹谌涨芭e辦的2015年浙江省眼科學術年會暨國際眼科臨床前沿技術上記者獲悉。
有望通過藥物來預防和矯正視力
“目前還沒有治療近視的藥物,如果有人說用藥治近視,一定是假的。”浙江省醫(yī)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瞿佳教授介紹,每天在自然光下戶外活動3小時以上,適能預防近視發(fā)生。
有一項研究,關注華裔6-7歲兒童在新加坡與悉尼就學的近視發(fā)生情況。在悉尼的兒童近視發(fā)生率僅約3%,而在新加坡的兒童近視發(fā)生率約29% 。研究表明,在悉尼的兒童戶外活動時間明顯要多,這是造成近視發(fā)生率相差近10倍的主要原因。而在悉尼的兒童其室內(nèi)閱讀時間并不比新加坡的兒童少。
年會上,瞿佳教授透露,由他擔任首席科學家的973項目《近視發(fā)病機理及干預的基礎研究》,已找到與近視發(fā)病有關的部分基因。整個項目從2010年開始,從環(huán)境、遺傳、生化等六大方面開展研究,正在接受驗收。
今后,人們有望通過藥物來預防和矯正視力,但這條研究探索之路還是相當漫長。
OK鏡,存在很多不規(guī)范
瞿佳教授說,視覺健康的標準是“看得清楚、看得舒服、看得持久”。
我國近視患病率已超過50%,其中患有高度近視的達數(shù)千萬人,高度近視能引起視網(wǎng)膜脫離、黃斑病變等,是常見的致盲原因之一,占總致盲率的20%,要引起高度重視。
如今,不少家長會給近視的孩子配OK鏡,延緩近視加深。“OK鏡,就是角膜塑形鏡,是三類醫(yī)療器械,現(xiàn)在存在一些不規(guī)范,一些非醫(yī)療機構都在驗配,會增加配戴的風險?!睖蒯t(yī)眼視光醫(yī)院姜珺教授說。
角膜塑形鏡是晚上戴,白天摘,通過鏡片的壓力使角膜暫時性地變平坦。這樣,近視者避免了白天用眼時,配戴框架眼鏡或隱性眼鏡等帶來的不便。
研究表明,近視400度以下人群,配戴角膜塑形鏡1個月,90%能使視力暫時性恢復到1.0,很多人在配戴1-2周就有效。但是,如果完全停戴1個月,視力又會被“打回原形”。同時,配戴角膜塑形鏡能控制眼軸變長,延緩近視發(fā)展,所對近視發(fā)展較快者有一定的控制效果。
姜珺說,一般建議,年齡8歲以上,1年近視度數(shù)進展超過100度或者有高度近視家族史的人,可以選擇角膜塑形鏡。在配戴過程中,要預防感染,在配鏡第2天、第1周、第1個月,之后每隔2-3個月及時復查,每年定期更換鏡片,以保證配戴的安全和有效。